奥迪降16万宝马降8万奥迪中档车型热销售价跌破13万
此前,宝马大幅降价12万元,路虎价格降至20万元,凯迪拉克更是降至15万元。随后,保时捷主动澄清其销量波动与小米汽车无关。豪华品牌的定价和底线似乎在一夜之间荡然无存。
在电影《飞驰人生2》的开篇,主角张弛驾驶着奥迪A3在巴音布鲁克赛道上疾驰而过。这款入门级豪华车凭借其卓越的性价比,曾令无数中产阶级为之倾倒。
近日,社交媒体上多家4S店纷纷推出“奥迪A3限时特惠,起售价12.49万元”的促销活动,有车主形容其如同“大白菜般”的促销力度。
一位朋友在车主群中遭遇了羞辱。他去年购买了一辆奥迪A3,落地价超过20万元。近日,群内有几位车主轻描淡写地提到,他们以不到15万元的价格提车。这句话让他感到极度失落,之后的对话他再也无法继续,沉默如同雷鸣般震耳欲聋。
近两年来,几乎每一位传统豪华车的老车主都难以避免地露出苦笑。每当传来4S店倒闭或车型停产的消息,都如同一根刺,令人感到浑身不自在。
如今,新能源的势头之强劲,已为全球所共知。然而,豪华车阵营的底线究竟何在,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相较于新能源车企为了如火如荼的未来而频繁降价,大众对传统燃油车,尤其是豪华车品牌的降价则更多地报以“日薄西山”般的挣扎之感,甚至带有几分蔑视。
大约在5月,多家奥迪4S店的销售人员在网上积极推广优惠政策,宣传内容包括:“奥迪A3低配车型贷款落地价15万元,中配车型贷款落地价16万元”“13万元即可开走奥迪A3,限时优惠,无任何隐藏费用”。
根据最新信息,奥迪A3在中国市场主要提供两厢版和三厢加长版两种车型。其中,两厢版共有3款车型,指导价为16.59万元至20.59万元;三厢加长版同样提供3款车型,价格区间为16.99万元至20.99万元。
据媒体报道,在北京、天津等地的奥迪4S店中,部分奥迪A3车型的裸车价格已降至12.49万元和12.79万元,且无需捆绑销售套餐。
此次大幅降价,无疑将为奥迪A3带来一波销售热潮。不少持观望态度的潜在买家表示,当前的价格区间较为理想,是入手的好时机。
然而,汽车行业总在上演着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剧本。上个月购车的车主们如今已茶饭不思,因为当时4S店打出的“限时一口价”如今看来更像是在价格前的勉强支撑。
当然,降价的主要目的仍是为了促进销售,以改善今年的销量数据。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奥迪全球销量为167.12万辆,同比下滑11.8%。在主要市场中,中国销量为64.94万辆(同比下滑10.9%),德国销量为19.8万辆(下滑21%),欧洲(不含德国)销量为46.6万辆(下滑5.9%),北美销量为24.1万辆(下滑13%)。整体来看,销量全面下滑,形势严峻。
因此,为了提升销量而牺牲某款车型的做法实属迫不得已。当前,豪华品牌不仅需要关注自身的品牌要素,更需应对新能源汽车降价潮和高性价比车型的不断冲击,这些因素已威胁到品牌的生存基础。
这一问题首先触动了车主们的神经,满怀期待地为信仰买单,最终却落得“韭菜”的称号,恐怕无人能够保持冷静。
这一点,蔚来创始人李斌深表赞同。他在多个场合强调,蔚来定位于高端豪华新能源市场,坚守不降价的原则,这是蔚来从上至下必须遵循的“底线”。
尽管蔚来通过电池租赁方案(BaaS)优化、子品牌价格调整以及旧款清仓促销等措施间接降低了用户的购车门槛,但总体而言,蔚来依然坚守了其承诺,这在行业内显得尤为独特。
然而,对于BBA而言,由奢入俭实属不易。2024年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显示,宝马以71.45万辆(含MINI)的销量位居豪华品牌之首,但同比下滑13.4%,成为BBA中降幅最大的品牌;奔驰以71.4万辆(不含smart)紧随其后,同比下滑6.7%,是唯一降幅低于10%的品牌;而奥迪不仅销量下滑,更是首次与奔驰、宝马拉开了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这仅仅是一个开端。随着中国品牌在技术、服务和价格方面的全面突破,BBA 的传统优势正逐渐被重塑。2025 年或将成为其能否稳固一线豪华品牌地位的关键转折点。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新生代消费者对“科技配置”和“智能体验”的重视程度,正逐渐超越传统的豪华属性。
随着市场对华为高阶智驾系统、蔚来的换电站、小米的生态系统以及理想的智能化技术的讨论日益增多,相比之下,BBA似乎只有通过降价才能重新获得关注。
以价换量只是BBA为求生存而采取的一种策略,而目前来看,传统豪华品牌正在积极自救,行动迅猛。
我们都知道,国产新势力通过智能化以及豪华的车内配置,重新定义了豪华车的标准,使得BBA引以为傲的驾控性能不再占据主导地位。
因此,反攻策略的首要之策便是与中国的合作伙伴携手共进。面对强大的对手,选择合作而非对抗,无疑是更为明智且高效的路径。卧薪尝胆,亦可视为一种长远的战略思考。
近期,奥迪、宝马与华为相继展开了合作。一方面,这些豪华汽车品牌希望通过合作提升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华为庞大的手机用户群体也成为了它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多家海外豪华汽车企业纷纷选择与中国科技力量携手,希望通过技术互补和本土化创新,推动其在中国市场的持续发展。
自救的第二招是深度本地化,除了大多数车型采用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技术方案外,宝马还将用户运营和企业内部管理方案交由中国软件行业来解决。
雷克萨斯在经过数年的犹豫后,最终决定在上海投资建厂。丰田此举的目的十分明确,旨在迅速实现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战略转型,推出更多符合中国本土及国际市场需求的电动汽车品牌。
目前,除了理想、零跑、问界等少数几家车企,大多数新势力仍未实现盈利,有些甚至因现金流枯竭而突然倒闭。
财大气粗的传统豪华汽车品牌在投资方面毫不手软。例如,2024年,宝马、奔驰和奥迪(BBA)的全球总投入已超过3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700亿元),其中宝马和奥迪的投入尤为显著。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宝马和奔驰展出的驾趣概念车及新能源车型,使我们得以近距离感受BBA品牌的实力与魅力。
我们已经度过了仅凭车标便下单的时代,未来的汽车市场竞争将是一场全方位、内外兼修的品质与价值的较量。
91黑料-网曝吃瓜 独家黑料 每日吃瓜-呱呱吃瓜爆料黑料网曝门黑料-51吃瓜网-吃瓜爆料就看黑料社所有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举报邮箱:yuzhibolangzi@gmail.com